
日前,埃隆·马斯克(Elon Musk)旗下的xAI公司推出了人工智能(AI)驱动的在线百科全书Grokpedia。该平台0.1版本目前已上线,用户可以搜索文章。Grokpedia直接与现有的开源在线百科全书维基百科展开竞争。
Grokpedia的信息由xAI的生成式人工智能Grok直接维护,目前不允许人类用户编辑信息或向其文章添加上下文或来源,这与维基百科不同。
马斯克通过X帖子宣布推出Grokpedia,并强调这款人工智能百科全书的当前版本为 0.1 版。他在帖子中表示,Grokpedia的1.0版将比当前版本好10倍,但声称Grokpedia 0.1版比维基百科更好。
马斯克在另一篇X帖子中表示,Grok和Grokpedia的目标是提供“真相,全部的真相,绝无虚假”。他还提到,这个目标很难实现,但团队会努力朝着这个目标前进。
什么是Grokpedia?
Grokpedia是一个人工智能驱动的在线百科全书,旨在尽可能真实地向人们提供知识。它由软件开发者Jason A. Bloomer开发。据grok-pedia.com网站介绍,该平台的内容会不断更新。该平台完全开源,任何人都可以免费使用。
如何访问Grokpedia
用户可以通过访问https://grokpedia.com/并使用其 X 账户登录来使用这款人工智能百科全书。目前该平台仅可通过网站访问,因为 xAI 尚未发布任何安卓或 iOS 应用。
它是如何运作的
根据grok-pedia.com的说法,Grokpedia 的运行分为五个简单的步骤:搜索或请求、缓存检查、动态创建、静态存储、雪球效应。
- 搜索或请求:用户或机器人搜索平台上的某个主题。
- 缓存检查:人工智能驱动的百科全书会检查现有网页上是否有关于所搜索主题的缓存。
- 动态创建:如果找不到网页,则将请求发送到 Grok,Grok 会生成“关于该主题的简洁、事实性摘要”,以及用于提高透明度的来源。
- 静态存储:新生成的网页将保存为静态文件,搜索引擎将对其进行索引,供其他用户访问。
- 滚雪球效应: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和机器人与 Grokpedia 互动,创建的网页也越来越多,从而扩大了平台的覆盖范围和深度。
此外,马斯克在X论坛上发帖提到,用户可以要求Grok在Grokpedia上添加、修改或删除文章。Grok要么会执行该操作,要么会拒绝操作并说明原因。
Grokpedia面临批评
据报道,Grokpedia 的多篇文章直接引用了维基百科的信息。少数情况下,这些信息经过改写,并非源自维基百科。而其他文章则完全是从维基百科复制粘贴而来,尽管维基百科已经在努力抵御机器人抓取。
从竞争对手平台获取信息的网页会显示一条消息,称“内容改编自维基百科”。
维基媒体基金会发言人劳伦·迪金森表示,称维基百科拥有“透明的政策”、“严格的志愿者监督”,并且持续更新。她指出,像xAI这样的人工智能公司会利用人类生成的内容训练其人工智能模型(例如 Grokpedia),以便为用户提供信息。而这些模型的存在离不开维基百科。
圈小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