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户需求,Mozilla 已在桌面和 Android 设备上添加了对中文、日语和韩语 (CJK) 翻译的支持。此次更新使数百万用户无需将数据发送到云端即可翻译网页内容。这项功能通过设备内置翻译模型实现,有助于 Mozilla 实现其保护用户隐私的使命。
翻译模型自动下载一次,即可在用户设备上完全离线运行。Mozilla 表示,Firefox 不会跟踪用户使用此工具翻译的内容。
开发此功能的开发团队克服了一些技术挑战,才能在资源有限的移动设备上高效地实现中日韩语言的设备端翻译。Mozilla 表示,早期的算法无法处理这些语言的字符脚本,而且缺乏用于训练中日韩模型的开源数据,这进一步加剧了开发难度。团队升级了机器学习模型,并优化了性能,尤其针对低端安卓设备。具体来说,新算法优先翻译网页的可见部分,以节省内存和处理能力。
处理语言翻译时,一大难题是确保翻译的准确性。Mozilla 表示,其工程师并非精通所有支持的语言,因此不得不依靠社区志愿者和内部同事来测试新功能。测试人员对早期版本提供了重要的反馈,帮助改进模型,确保翻译准确、符合实际。
举一个具体的例子:一位测试人员指出,餐厅菜单上的一项内容将“酿蘑菇”翻译成了毛绒玩具。该公司还指出,用于测量准确率的自动化工具无法替代母语人士的反馈。
自从 Firefox 桌面版提供这些语言的翻译功能以来,亚洲的活跃翻译用户数量已翻倍。随着 Android 版的推出,公司希望将这项安全、私密的翻译功能推广到更多用户。用户可以更新 Firefox 和 Android 版或桌面版,然后点击翻译图标即可开始使用这项新功能。